今年10月,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進一步擴大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工作的通知》,天津正式獲批開展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跨境區塊鏈平臺”)試點。截至11月底,天津轄內通過跨境區塊鏈平臺完成應收賬款融資18筆,放款金額近600萬美元,服務企業8家,全部為中小企業融資。據外匯局天津市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試點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也切實解決了銀行融資風控難、外匯部門監管難等問題,實現了“一項政策、多方共贏”。
自跨境區塊鏈平臺在天津試點以來,外匯局天津市分局迅速組織落實,開展專題培訓、加強業務指導、做好服務保障,力爭試點盡快取得實效。截至11月底,天津轄內共有29家試點銀行加入跨境區塊鏈平臺,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的不可篡改和數字簽名等技術,建立銀企間信息交換和有效核驗、銀行間貿易融資信息實時互動等機制,實現對傳統融資業務流程的優化再造,受到銀行、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廣泛歡迎和認可。
跨境區塊鏈平臺的成功應用,是近年來外匯局大力推進“數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設的有益實踐。
跨境區塊鏈平臺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跨境融資難題??缇硡^塊鏈平臺以“出口應收賬款融資(發貨后)”作為業務場景,“出口報關單”信息通過區塊鏈系統進行查驗,同時平臺減少了企業打印紙質材料等繁瑣工作,從融資申請到發放僅需10多分鐘,大大縮短了企業融資申請周期,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天津某縫制品公司是一家主營服裝出口的中小企業。在傳統模式下,該公司辦理跨境貿易融資周期一般在兩天左右;跨境區塊鏈平臺運行后,該公司僅需提供跨境貿易電子信息供銀行進行批量核驗,一筆貿易融資的單證審核時間平均縮短至1天以內。截至目前,該公司已通過跨境區塊鏈平臺獲得近100萬美元的貿易融資。
跨境區塊鏈平臺有效降低了銀行融資業務風險,提升了銀行融資業務辦理意愿和效率??缇硡^塊鏈平臺提供的質押物信息真實可信,同時銀行間融資信息實時互動與有效核驗,有助于及時遏制重復融資風險,解決了銀行虛假融資和重復融資“痛點”。中行天津市分行、中信銀行天津分行均表示,將跨境區塊鏈平臺功能核驗與傳統輔助核驗相結合,一方面通過平臺完成報關單的真實性、可用額度等信息核驗;另一方面對貿易合同、發票等單據原件進行真實性、一致性審核,兩種方式相結合進一步加強了銀行對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
跨境區塊鏈平臺進一步夯實了外匯局事中事后監管手段,實現了“監管即服務”的有機統一。通過在跨境區塊鏈平臺嵌入業務和監管規則,可實現資金收付、質押物憑證等多種信息共享。外匯局能夠看到銀行、企業辦理融資業務各環節的真實信息,及時發現交易過程中的異常情況,既能達成跨境金融服務目標,又滿足了真實性監管要求,真正體現了“寓監管于服務”的管理理念。